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古建筑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与文化基因,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然而,岁月的侵蚀、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让古建筑面临着诸多生存危机。为增强人们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提升参与者的文明素养与实践能力,一场以“新型测绘技术助力古建筑保护” 为主题的文明修身活动应运而生。
4月25日,资环学院由老师朱勇、徐益、杜晓艳带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同学来到高邮市镇国寺,采用地面手持激光扫描、空中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和贴近摄影测量等新型测绘技术进行古建筑测绘。
本次活动针对镇国寺景区内的大雄宝殿和镇国寺塔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古建筑进行测绘。对于大雄宝殿,采用DJI M350 RTK无人机搭载赛尔102S V3五镜头倾斜相机进行倾斜摄影数据采集。对于空中倾斜摄影采集不到的盲区,采用丰疆智能S1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SLAM)在地面进行建筑外立面扫描,获取大殿外表面点云数据。将空中倾斜摄影获取的影像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实景三维建模,并将模型转换成点云数据,与地面SLAM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得到精细化点云数据模型,再结合专业绘图软件绘制出的立面图,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档案。对于镇国寺塔,则采用DJI Mavic 3E无人机进行贴近摄影测量,根据古塔的实际情况现场进行几何体航线规划,完成多个架次的贴近摄影测量,一共获取6577张影像并通过专业软件完成对古塔的精细化建模。最终分别得到两座建筑的实景三维数字模型以及建筑外立面图,保留两座古建筑1:1的真实样貌。
这场“新型测绘技术助力古建筑保护” 的文明修身活动,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的探索,更是一场文明与文化的传承之旅。它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让参与者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为古建筑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让古老的建筑在现代科技的守护下,继续绽放璀璨的文化光芒。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今后将积极投身历史建筑的保护行动中,用自身专业技能成为历史建筑的“守护者”。(朱勇 倪赛男)